锚杆静压桩是锚杆技术和静压桩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桩基础施工工艺,它是通过在基础上埋设锚杆固定压桩反力架,以建筑物所能发挥的自重荷载作为压桩反力,用千斤顶将桩段从基础中预留或开凿的压桩孔内逐段压入土体中,然后将桩与基础连结在一起,从而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控制沉降的目的。它具有施工机械轻便灵活,施工方便,作业面小,可在室内施工并且能耗低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等优点,广泛用于新老建筑物的地基加固处理。
接桩:在接桩之前需先仔细清理桩头上浮土等杂物,然后把第二节桩与节桩的接头对齐,检查第二节桩的垂直度,如果达不到要求,应重新加以调整,后将两桩焊接在一起。焊接时应进行初步定位,即先将桩的四个角点焊接在一起,然后再对称将上下两节桩焊接在一起,焊缝要求连续、饱满,焊脚高度不小于6mm。
7、收桩及灌桩:用安装与桩顶的百分表对桩的下沉量进行读数,并通过油泵上压力表随时观察记录压桩力的大小,当桩的压入深度和压力值同时满足设计要求时,结束压桩。压桩结束后,如采用钢管桩,应向桩内灌入细石混凝土,确保灌入混凝土密实饱满。
8、封桩:在桩顶用两端设有90°弯钩的钢筋与地脚锚固螺栓对角交叉焊接,然后支模浇筑混凝土进行封桩,形成桩帽。
1、锚杆静压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可通过单桩载荷试验确定,也可按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122的有关规定估算。
2、静压桩压桩力不得超过该加固部分的结构自重和基础的承载能力。当基础承载力不满足压桩要求时,应对基础进行补强加固。
3、原基础压桩孔部位作为承台的基础厚度不宜小于350mn,否则应釆取附加封桩锚固措施。承台边缘至桩边净距不宜小于200mm,桩顶嵌入承台内长度应为50~100mm。
4、桩身材料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对钢筋混凝土桩宜采用方形,桩的边长(或管径)为200~3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柱内主筋应由计算确定,且配筋率不宜小于0.6%。当方桩截面边长为200mm时,配筋不宜小于4Φ10;当截面边长为250mm时,配筋不宜小于4Φ12;当截面边长为300mm时,配筋不宜小于4Φ16。
5、每段桩节长度应根据施工净空高度及机具条件确定,宜为1.0~2.5m。桩节之间应有可靠连接,当桩身承受拉力时,应采用焊接;其它情况可釆用硫磺胶泥接头连接或化学植筋锚固连接。
6、桩位布置应靠近墙体或柱子,桩数应由上部结构荷载及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确定。